前陣子從Intelligence Time這本雜誌中看到Cradle to Cradle的這則報導,說明現在歐洲(主要是德國與荷蘭)開始興起一個新的環保思維,也就是說如何讓綠色環保可以跟工業發展並存共榮的運動。
From Cradle to Cradle(從搖籃到搖籃)的主要精神就是要讓工業產品可以像是一棵櫻桃樹開花結果,雖然會產生許多花辦以及落葉,但是這些過程中的產物掉落到地上之後,又會變成養分,回歸自然。如果工業產品的設計之初就考慮到未來這個產品在製程中、使用時以及過期拋棄後的回收處理問題。
環保團體經常抗爭常跟全球化議題有關。主要是因為現代工業污染的主因為廠商利潤私有化但是汙染社會化,加上現在跨國企業的佈局,產品從設計、開發到銷售使用可能都在不同的國家。一些代表範例包括:美國的電子產品所用的水銀電池產地可能來自中國的工廠,而這間工廠的工人可能長期暴露在重金屬粉塵之下而產生中毒現象。另一方面,含鉛塗料或是含苯的粘劑在美國可能是禁止在產品中使用,但是由於大多數的兒童玩具都是由中國製造,而當地的法令並未嚴格竟指這些成分使用在產品的零組件當中,因此很有可能造成兒童不小心誤食了含鉛塗料的玩具。Cradle to Cradle指出這些問題的矛盾與無奈之處,並提出一個新的角度來回應這個問題:與其在外面對這個問題抗爭,為何不與這些廠商合作,共同找出解決之道呢?
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中文版的從搖籃到搖籃做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