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線上心智圖



心智圖是一項可以擴增發散性思考的方法,也可以用來增加記憶力。當然,也有以繪製心智圖為其主要功能的軟體,像是Mindjet、或是免費的FreeMind都是其中的代表。

而既然心智圖的表示方式可以應用在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 那加入Web分享的功能想必就更實用了。有這樣的網路服務嗎? MindOMO(http://www.mindomo.com/)就是其中代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申請一個免費的帳號試用看看,創造及分享屬於自己的心智圖。

2007年12月20日

有趣的網頁設計工具



DENIM 是一個讓網頁設計師將設計手稿轉換成物件以及流程情境的工具,蠻適合當成網站設計初期與使用者溝通概念的工具

HP 2012年行動科技大預言

HP 2007未來行動科技亞洲巡迴展,現場展示多款「極致簡約」及「人性化」的概念產品(...模型...),以隨時連線傳輸與時尚設計為訴求,預窺5年後的數位產品樣貌。要問到時(2012年)究竟能實現多少?我們只能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了。

電子筆(Pen):可將筆蓋取下在桌面投影,並偵測、儲存書寫的內容,剩餘資料空間以墨水形式顯示在筆身上。

2007年12月10日

未來技術年表





想要知道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哪些新的科技即將產生嗎? 可以參考日本科技振興機構與未來研究社所製作的網站,當中有許多動畫的範例,可以讓您預知未來喔

2007年11月26日

使用認知地圖工具,增加你的觀察力


一般心智圖有個特性,就是通常是以中心向外將各節點展開,但這種表示的方式其實不太適合結點間有交錯關聯的狀況,像是流程圖。 後來發現,心智圖領域中,有一個類別叫做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倒是蠻適合處理這種狀況的。而就我個人的觀察,認知圖在幾個地方超越一般的心智圖: 1. 心智圖關係比較簡單,就是父子(上下階)的關係,但是認知圖中各個節點的關係是有方向性的,並且可以做進一步的定義,所以可以表現出網狀結構。 2. 透過邏輯推演,可以讓認知圖表現出原來不知道(沒注意到)的資訊(ex: A>B, B>C, 雖然沒有資訊告訴我們AC之間的關係,但是透過邏輯,我們可以導出A>C這樣的結論)。 然後介紹這張圖,我蠻喜歡這張圖的概念的,一項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也許就真的像瞎子摸象一般,不過透過大家的通力合作,分享彼此所獲得的資訊,或許就可以拼湊還原出問題的真正原因。 ps. 認知圖通常需要搭配軟體工具製作,一來比較好看,二來透過內建的推論引擎或是搜尋引擎,系統可演算出新的認知地圖以供參考。

2007年11月2日

手機的造型分析

由於專利權保護的範圍除了物品及方法的發明之外,還包括了所謂新式樣的造型設計,所以從專利資訊裡面也可以發現到產品設計的演進。一篇從JPO找到的手機造型分析報告,雖然資料有點舊,不過分析的概念以及方法,還是可以讓從事機構or外型設計的朋友有依循的參考方向。

http://www.synergytek.com.tw/forum/viewtopic.php?t=240

2007年10月17日

日本三菱公司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

三菱公司在其公司組織架構中設有智慧財產權部門,下設專利部、涉外智慧財產權部和策劃處三個部門;其中專利部與公司研究發展部門關係密切,負責協助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取得智慧財產權、保護公司權利、防止公司侵害他人權利,並設立馭外人員,負責.駐在地的專利申請與訴訟事宜。其次,策劃處負責制定公司內部與智慧財產權相關規定,監督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實施,以及分公司關於企業間智慧產權的支援等事宜。最後,涉外部負責公司智慧財產權的運用、對外交涉訴訟與侵害協調的工作”

您想建構智財管理系統嗎? 歡迎與新聚能科技顧問聯繫

[摘錄]超級情報王 in 天下30雜誌10月號

《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中,就有55%的企業,在制定企業策略時採用了競爭情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做法,包括微軟、IBM、摩托羅拉等大企業,都設置了競爭情報的部門,隨時蒐集分析產業、產品資訊,並了解競爭對手正在做什麼。
全球頂尖軟體公司SAS執行長顧奈特(Jim Goodnight)指出,情報資料每年以倍數成長,不善加利用,等於浪費龐大財產。而資訊科技業的管理顧問龍頭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研究部主管哈里斯(Jeanne Harris)更發現,高績效表現的公司,擁有更好的情報分析力。 個人要在職場勝出,情報力也是重要因素。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在電視圈三十年,他特別請了一位創意助理,每天早上綜合六、七份報紙、週刊、月刊,在電話裡講新聞給他聽,持續不間斷地大量吸收資訊,讓王偉忠能一週製作超過三十小時的綜藝節目。
《後李登輝時代風雲》一書作者長谷川慶太郎,原本是記者,但他靠著每天不斷觀察、大量閱讀,準確預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而聲名大噪,後來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1991年的波灣戰爭爆發及柏林圍牆倒塌等撼動全球的重大事件,也被他一一言中,使他從日本一躍成為全球知名經濟評論家。 企業需要情報才能超越競爭對手,業務員需要知道客戶在哪,才能掌握市場,股市操盤手也需要大量資訊,才能研判金流走勢,職場上的一般工作者,也需具備情報力,才能在職場先聲奪人,掌握機先。

2007年9月18日

EPO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EPO今年已經成立有30年了,在慶祝之餘,她也出了一份蠻不錯的研究專文,探討專利未來的走向。這篇文章架構嚴謹,從四種構面(市場競爭取向/政治地理取向/社會學取向/科技取向)做平衡的探討,也引用及比較了各國PTO的統計數據,可以做為政府或是企業規劃未來智財權策略時的一項參考依據。

之所以特別介紹這篇文章,其實還有一項原因:大多數的文章在介紹智財權的時候,不外乎就是提到專利、商標以及著作權(or 積體電路、種苗、營業秘密...)這樣的分類,而歸根究柢,以上這些權利之所以會發生價值,以及價值的消長,其實是在一個動態的系統當中取得平衡。如果我們體認到這點,那對於看到Opensource的興起,歐盟對微軟的反托拉斯罰款,IBM開放她的一百多項專利等新聞,就更能掌握甲乙方的策略意圖或是裁判方的價值判斷,對於如何利用這項權利,也會有更多選擇的彈性。

2007年9月10日

將你的手機跟數位相機變成行動掃瞄傳真機

發現的酷站,主要功能如同他的標題所述,可以將你的手機跟數位相機變成行動掃瞄傳真機。
方法就是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將名片、白板或是文件翻拍之後,以簡訊方式傳給scanR, scanR就會把OCR處理過的資料Email給你,以名片來說,這網站還可以將的圖像資料解析成可以匯入outlook的格式。

以Business Model來看,他可以讓具有OCR辨識的軟體廠商可以跨過手機業者直接提供消費者這項服務,變成網路服務廠商,營收應該就是跟系統業者的簡訊費用進行拆帳。scanR背後的股東也大有來頭,來自hp, Intel以及Kodak,提供大家參考。

2007年8月27日

查詢英文縮寫的全文的字典

有許多研發工程師在查詢專利資料的時候,會習慣跟用Google查詢一樣,把想到的關鍵字直接敲入查詢,但有的時候這個關鍵字可能跟其他技術的關鍵字縮寫相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這個網路字典了。

2007年8月26日

「96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名單

有關「96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名單,公佈如下:
「96年國家發明創作獎」得獎名單
■貢獻獎 得獎名單(得獎獎項—參選類別【參選人】)
˙半導體類【崇貿科技(股)公司】、【義隆電子(股)公司】
˙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三匠科技(股)公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光電、產業機械類【勝華科技(股)公司】、【中強光電(股)公司】
■發明獎 得獎名單(得獎獎項—參選類別【參選作品名稱】—參選人)
˙金牌—半導體類【一種銅阻障層】—王英郎、鄭義榮
˙金牌—資訊通信類【利用同位檢查以進行指令模式切換之處理器及方法】—梁伯嵩
˙金牌—機械、土木、醫工類【面銑式戟齒輪與螺旋傘齒輪齒面縱向曲率修整方法】—馮展華、王培郁
˙金牌—光電、產業機械類【函數曲線型透鏡光柵之光源調制裝置】—林建憲、姚柏宏、鮑友南、潘奕凱
˙金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一種活性碳立體織物結構之製造方法】—彭兆群、黃博雄
˙銀牌—半導體類【電源轉換器所需之具有關閉週期調節功能之PWM控制器】—楊大勇
˙銀牌—資訊通信類【小型化無線通訊模組及其製造方法】—廖國憲、陳嘉揚、王垂堂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鑽針芯厚之量測裝置及其方法】—唐永新、林敬智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三維外科手術模擬系統及方法】—謝銘勳、蔡明達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重力式驅動微幫浦】—姚南光、吳志文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使用旋風器收集奈米微粒的方法及設計該旋風器的方法】—簡弘民、徐玉杜、蔡春進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鏡體及應用鏡體之均勻發光之發光二極體】—黃添富、蘇哲暐、胡國昌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奈米管複合高分子電解質之組成及其製造方法】—諸柏仁、江菁燁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高效率的文氏洗滌器】—蔡春進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發芽糙米用於製造富含天然膳食纖維、GABA、IP6及腸道益菌的方法】—洪建龍、陳滄海
■創作獎 得獎名單(得獎獎項—參選類別【參選作品名稱】—參選人)
˙金牌—資訊通信類【無按鍵指標輸入裝置】—凌浩峰
˙金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對稱式線型馬達工具機框架型結構】—張恩生、許晉謀、龔宣任
˙金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具輔助輪之電動輪椅輪架機構】—伍必翔
˙金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介面卡插槽式液冷散熱模組】—林培熙
˙金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熱脹式蜂巢蕊】—林坤達
˙金牌—光電、產業機械類【具照明之近攝裝置】—許俸昌、李建興、余宗儒、黃國政、陳峰志、廖泰杉
˙金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多功能清洗球】—劉哲維、鄭文琪
˙金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淨化裝置及其濾材】—廖進端
˙金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無鑰匙式防盜門鎖】—陳春生
˙銀牌—資訊通信類【安全帽通話裝置】—陳建名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充電式助聽器】—吳志賢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旋轉餐盤結構改良】—李昆達、吳啟忠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逃生防盜金屬窗】—曾崇恩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隨掛式逃生器】—陳弘輝、邱大銘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陶瓷軸承中空結構】—林燕常、周振隆、陳維銘、李東山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廠房通風設備】—林進益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樞紐器結構】—沙永傑、廖文進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排煙系統抑制回壓裝置】—廖進端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用以切碎木頭之旋轉切削刀具組】—趙宇超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隨車換胎搖轉工具】—林保超
˙銀牌—機械、土木、醫學工程類【窗簾下襬及摺景輔助機】—蔡宗成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平面發光體視覺檢測裝置】—蔡瑞鴻、蘇方旋、陳瑞彬、蔡和霖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附磁鐵之可調式工作燈】—黃柏欽
˙銀牌—光電、產業機械類【射出成型機之夾模裝置】—鍾享年、鄧明昌、馮文宏、陳明祈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彈簧式追日裝置】—卓胡誼、黃文川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多功能金字塔積木】—邱錦華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易開罐之罐蓋結構改良】—陳國安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免洗湯匙旋轉供給裝置】—郭永利、黃俊龍、林文寶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可滑動式置物架結構】—陳新約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以箱體連動之可供人滑行之隨身箱/袋體】—徐義權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汽車機構教學模組】—陳玉崗、江金隆
˙銀牌—醫藥、農藥、飲食品、嗜好品、微生物、生物技術及無機化學、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化學類【垃圾桶改良】—柯文雄

隨車換胎搖轉工具

他在新竹客運三級保養廠當過學徒,在工程公司做過重機械維修員,也在台北市養工處重機保養場做過技工。六年來,他通過十六項國內專利;過去兩年,他更先後獲得世界三大發明獎之一的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銅牌和金牌獎。
這個人,就是陸軍專科學校動力機械工程科教師林保超,今年又以「隨車換胎搖轉工具」新發明,獲得今年「國家發明創作獎」,讓一般女孩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自行換輪胎。

(2007/8/26 中國時報)

機車族福音 戴安全帽可通話

四年前一個下著毛毛雨的午後,陳建名在台北市一處路口,親眼目睹機車男騎士,因顧著跟後座的女朋友說話,沒有注意到前方卡車突然煞車,直接撞上卡車,這對情侶當場頭破血流。這個觸目驚心畫面,激發陳建名投入「安全帽二合一通話裝置」的設計研究。
這項安全帽通話裝置,電話鈴響兩聲就會自動接聽。由於聽跟說的通話裝置都放在左耳處,沒有外露的麥克風,可有效避免風切,讓行進間通話更為清晰。今年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八月底就會在國內通路正式上市。

(2007/8/26 中國時報)

2007年6月30日

新產品行銷工程

「新產品行銷工程」(Marketing Engineering)是日本朝野熙彥與山中正彥所提出來的,這讓我有所頓悟。以往行銷管理主要都是探討既有的產品怎樣去行銷,然後就是所謂的行銷4P...。但是在創新的領域常常是產品或是技術都還在發展當中,行銷人員要怎麼去規劃並執行策略呢?

市場定位永遠還是最重要的,創新產品的市場區隔比較困難的就是,沒有既有的消費者可供分析,但是從「跨越鴻溝」以及Lead User的理論來看,這一階段的使用者定位會放在所謂先驅者這個族群。而從「水平行銷」以及「創新者的兩難」書中又點出了, 產品市場的定義,有時必須要超出既有的市場區隔。

在研發領域如何執行創新的方法,似乎開始找到一個整合的理論架構。行銷領域也該要注意這個趨勢,才能順利將好不容易開發出的產品賣出去。不,應該是說,才能讓研發的資源投入在開發對的產品上面

創新研討會的心得感想

上周參加一場紀律創新的研討會,業者主要是推廣TRIZ領域知名產品Goldfire Innovator的解決方案(這套產品就是知名的Knowledgist的下一個版本)。會中並邀請到鴻海的智權主管羅先生介紹他們公司如何應用TRIZ的理論結合創新的學習流程,引導內部員工產生專利。記得前陣子有則新聞,提到鴻海的郭總說要讓鴻海從製造的鴻海轉變成研發的鴻海時,新聞輿論的看法是講究軍事化管理的企業文化可能會與孕育創意的環境相衝突,不過從講師羅先生的介紹他們PASA的創新方法,以及如何用美女與食物誘導(:P),讓研發人員逐步脫離枷鎖,產出實用的創意的過程,相信郭總總是會說到做到。
另外,關於最近國內研發業界非常風迷的TRIZ理論,我也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我的觀察:
1. 強調"問對的問題":
而其實這也是所有科技方案要有所進步最重要的一部分。當大家提到TRIZ就不斷提到37*37的工程參數時,我倒是覺得TRIZ方法論提供的幾項問解構問題的工具大家可以牢記在心。一個是將問題擴大或是縮小(這個方法IBM的10次方...有點類似,也就是要讓問題發問的人從不同的層次來理解問題),另一個是加入時間的向度來思考,跟第一個方法相結合,原本一項問題,就變成了3*3的問題群。

2. S-field質場分析 vs. Mind map:
前一陣子我非常的迷Mind Map, 甚至把網路上所有的文章、廠商以及產品都Download玩過一遍,我覺得TRIZ 所提的S-Field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用視覺化的方式將問題表達出來,透過這個方式,就可以針對這個系統"矛盾"之處進行處理。而Mind map現在主要的應用比較像是用來協助自由聯想(Brain Stroming)或是幫助記憶(作筆記),所畫出來的圖通常是以星狀or樹狀展開。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因為人訊息處理的能力有限,以短期記憶來看通常只能記得6-8個概念,所以不論是上述哪種方法,都可以讓人降低認知的負擔,藉此找出問題的弦外之音。

3. 胡蘿菠也有分大小支:
心理學有個著名的實驗,內容是討論獎賞的方式對於動機的影響。方法就是請大學生做一個很無聊的實驗,其中一組學生作完實驗之後,會得到1塊美金的酬勞;另外一組學生則是會得到10塊美金的酬勞。然後再詢問這些受試的學生對實驗的觀感如何? 誰會對這個實驗的評價比較高呢? 數據告訴我們,拿1塊錢的傾向認為這個實驗比較有意義,而拿10塊錢的傾向認為要不是為了10塊錢,這實驗還真的是蠻無聊的。
這跟創新有甚麼關係呢? 我服務的許多客戶中,在專利辦法當中都有專利獎金的制度,發明多少錢、新型多少錢或是台灣專利多少錢;美國專利給多少錢。在這場研討會當中羅先生透過內部創新工作坊的方式,一方面介紹TRIZ的理論與創新的方法,並且以企業內部實際的問題作為課程的教案,讓學員(大陸員工)實際操作,並提出創意的改善方案。其中甚至還有可以許多是可以去申請專利。怎樣的獎勵制度設計,才能夠讓創意從組織當中不斷的產生呢? 這真是個令人深思的題目。

2007年6月25日

七項發明常犯的錯誤


這是從EPO看到的一個小品,值得給從事研發的朋友一些想法

1. 發明本身比問題更複雜

2. 發明在申請前就已經洩密


3. 發明其實一點都不新

4. 發明人對問題沒有全盤了解


5. 發明出沒有人需要的東西


6. 這項發明保留成營業秘密比較好
7.對發明的價值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2007年6月11日

比雅久新推出的三輪機車



是誰說機車只能有兩個輪子,又是誰說地三個輪子只能裝在後面呢? Piaggio設計的新款機車顛覆了傳統的想法,讓機車的前輪有兩個輪胎,提高行車的穩定度。


等等,或許您跟我一樣會想到,那機車最帥的壓車動作不就從此消失了,以後轉彎就跟開車一樣要回好大一個半徑。ㄟ,這就是他酷的地方。車身傾側的組件由四支控制臂組成,與車架掛接在一起 彎時可以傾斜至 40度角。現在已踏入雨季,假如可以駕駛 MP3出街,肯定不怕跣腳,因為除了下車根本不用落腳。
(感謝Jeff提供這則訊息)


龍騰微笑競賽

記得唸書的時候,Acer就已經開始舉辦龍騰論文獎,而龍騰微笑競賽則是宏碁基金會與時報文教基金會共同推出一項更貼近市場、更著重產品設計、更能掌握台灣產業優勢的「微笑競賽」。

台灣工銀創業大賽

「台灣工業銀行 WeWin創業大賽」以鼓勵青年朋友發揮創意,追求創業夢想為出發點,「WEWIN」是代表發揮團隊力量及眾志成城的精神;其中W和E代表Win by Entrepreneurship的意思,WIN三個字母W、I、N代表Work with Innovation & Networking,強調創新與科技的重要性,希望在競賽過程中,藉由科技新知的應用與再造,發揮集體創意與團隊合作的力量,以爭取勝利、成功。

像是這次(第七屆)獲得優勝的政治大學科管所和台大政治系為班底的「鉆心鑽石」團隊,就是其中的代表。

光寶創新獎

既然提到了創新獎,就要提到光寶集團所設的光寶創新獎了,他主要是以工業設計作品作為參賽的主題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http://www.liteonaward.com/)

Tic100新創事業賽

TiC100透過理工學院學生組成的技術團隊與商管學院學生組成的經營團隊,能夠配對合作成立新的事業團隊,加上邀請不同領域的企業專家及學校教授擔任指導業師,並融合政府相關創新創業政策,因此產生跨科系、跨學校、跨產業的創新激盪型態,而逐步成為一個產官學界有效的合作平台。

編按:不久之前一個回鍋念書的朋友才跟我提到創業的事,透過這個獎項或許可以讓他減少一些資金壓力以及增加企業曝光度。

2007年6月10日

創業力VS.創新力 南北EMBA拚場

你可以想像屏東里港的蓮霧賣商、台南的補習班老闆、連鎖便當店經理人,與台北國際級的企業家及專業經理人同窗共硯,甚至還得大會戰,為自己提出的創新創業個案計畫爭鋒相對的情景嗎?這個景象即將發生在實踐大學管理學院全國首創的「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研究所」(簡稱「創創所」)EMBA教室裡。

實踐管院的創新創業EMBA學程,利用實踐在台灣南北兩端都有校區的優勢,是國內第一個可以同時在台北及高雄招生開課的學程。由於這個新學程訴求的「創新」及「創業」,緊扣著國內正風起雲湧的創業風潮,以及微利時代全球企業開闢藍海的競爭壓力,不但招生情況熱鬧滾滾,而且應試者的特質也有趣的反映出台灣南北的特色:北部尋求創新力,南部冀求創業力,將來也勢必出現天龍地虎同窗共硯、揖讓而爭的情況,可謂開創了EMBA的高鐵新世代。

周添城表示,實踐創創所是十分創新的EMBA學程,整個學程的設計也將合理的突破舊有框框,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創業能力。依初步規劃,南北兩地的創創所EMBA學生,每一季或每一學期將有一次「南北大會師」的個案論文大賽,讓學生整合每季或每學期各種創新創業課程的學習心得,以小組腦力激盪方式提出可真槍實彈付諸創業行動的「創業計畫」,屆時實踐管院也將考慮聘請國內創投專家擔任評審。換言之,實踐要培育的,是真的能走上全球市場創新或創業的人才。

(2007/6/9 經濟日報)

無線隔空充電 麻省理工創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昨天宣布,他們已經運用電磁共振技術,不須使用電線,就能隔空傳輸電力,讓一顆六十瓦的燈泡發光。這意味手機、筆記型電腦等小家電未來可以無線充電,無須再使用電池或充電插座。
麻省理工科學團隊把這項科技突破稱為「餵電」(WiTricity,暫譯),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周刊。
無線饋電的概念並不新奇,但遠距離運用向來被視為效率不佳,原因是充電設備產出的電磁能源會向四面八方亂放。
去年秋天,麻省理工物理學教授索賈其克便表示,使用特殊調整的電波,可以做到無線傳電。關鍵點在充電設備與待充電的電子設備能以相同頻率共振,而有效地交換能源。

(2007/6/9 中國時報)

2007年6月8日

視覺系的專利分析

延續5/26 Text Mining & Visualization一文
線在有些廠商也將這項功能應用在專利分析上面:
1. Technology Heat Map

這項很炫的圖,最早是一家Origin的公司所發展的,還申請很多專利保護,後來因為公司破產,就被Micropatent併購,線在這個功能應該可以在Micropatent的Aurika產品中找到。
最近也有聽說有客戶想要找這樣的產品,基本上要畫出這樣的圖,至少需要上千篇的文章來運算,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漂亮,而且相當耗費系統資源。



日本有家顧問公司將這項技術結合他們的顧問方法論,提供客戶客製化的報告如上。或許這是有此需求的朋友的另一個解決方案



2. Linkage Analysis

每次看到這張圖,就會讓我聯想到CSI的場景。開發這個技術的廠商他的際遇也很類似,最早他也是開發出一個圖形化的工具,可以將資料的關連性很漂亮的呈現出來,後來他就被一家做情報分析的公司買走了,現在這個工具主要就是應用在犯罪分析上面,目前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連FBI都用這個系統產出的圖表提供給布希報告。

好玩的觸控螢幕


延伸前一篇報告,觸控螢幕的應用可以更好玩,更廣泛。
可能會有
新的螢幕保護程式...螢幕變化可加入觸碰點的座標、接觸時間、溫度、壓力...
新的操控介面...心理學&人類學家可能要多觀察怎樣的手勢跟畫面的反應會符合人的直覺
新的表演藝術...或許未來捏麵人or皮影戲的師傅會有新的創作空間
新的運動傷害...過度使用滑鼠或有網球肘,食指Click過多好像也會關節發炎,那以後手指在螢幕上畫來畫去不知道又會產生怎樣的問題

2007年6月7日

未來桌面的新戰爭即將展開?


去年年底偶然聽說Apple的一項專利報導,說明Apple開發一項稱為 mechanical overlay 的觸控介面技術,可以在一個可以顯示影像的觸控板上,讓使用者進行輸入,用途可以是文字鍵盤、音樂鍵盤、音訊等化器、遊戲控制器等,它可以建置於電腦上、PDA上、或是數位媒體播放器上。另外 mechanical overlay 也可以視使用者的需要來移除或加入,也可以為不同的軟體做變化。

原本認為這項技術是為了保護即將在今年發行的iPhone所做的技術保護,不過最近接著收到朋友轉寄的Email, 說微軟推出了所謂 DigiDesk的概念展示影片之後,深深覺得,或許一場新的未來桌面主導的戰爭即將展開。這場戰爭到底會如何發展? 與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家可以看看6/4的新聞報導(http://www.synergytek.com.tw/forum/viewtopic.php?t=27)便可略之ㄧ二。

新瑞是覺得,未來想要在這場戰役中卡位的廠商,可以仔細觀察影片中微軟這位老兄的動作與螢幕呈現的互動,或許您可以找到貴公司產品or技術的立足之處。






VS.

2007年6月4日

神奇的光影棒

不久之前,一個朋友才告訴我說現在已經有人把光影棒的功能做在手機裡面,可以透過手機介面輸入文字
揮舞手機背面就可以產生文字圖像。聽說有人還利用這個功能在機場接機哩。

不過現在這個產品的輸入介面就更直覺了,透過內建的掃描器
將你想要呈現的圖案先畫在一張紙上,然後用這個光影棒進行掃描
然後切換到顯示模式揮動光影棒,你就會發現剛剛畫的圖案可以在空中呈現



這篇資料是無意間瀏覽對岸『專利之家』所發現的產品,大家有空也可以逛逛這個網站
相較於介紹知名品牌產品的Engadget(http://chinese.engadget.com/),
這裡可以發現更多有趣的發明與設計

「設計力」飆出126億品牌價值



定位鎖定高階市場的三星,「以設計帶領品牌」的策略在台能否奏效? 上班時刻的韓國街道上,穿著整齊西裝、打著領帶的上班族來來往往。在地的韓國人說:路上哪個是「三星 人」,一眼就認得出來! 怎麼看? 「如果說LG人是老實勤奮型的,三星人看起來就比較聰明幹練,強調個人特質!」這句話,不論是三星或LG的 主管,都這樣認為。
今天的三星,很國際。雖然企業國籍依舊是韓國,但是57%的公司股份都是外資持有的。國際化的企業背景, 讓三星整體的企業文化,少了韓國人傳統嚴格的倫理階級,多了強調不斷創新、講究效率的西方管理風格。
近年來,三星不再只是韓國本土品牌,而是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根據InterBrand在2004年的全球品牌價值調 查,「Samsung」這7個英文字母,已價值12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21大,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Sony。
這家過去幫日本代工最低階、廉價12吋黑白電視的OEM廠,到近年來成為世人矚目的國際品牌,三星集團總裁李 健熙多年前一句:「21世紀企業經營的最後決勝關鍵,就在設計!」的宣示,開啟了三星的品牌密碼。
以國際觀培養「設計力」 美國《商業週刊》2004年年底,就以「三星設計」(Samsung Design)為封面故事。「除了日本企業之外,三 星是亞洲第一家能夠善用設計力量,成功躋身世界第一流企業的,」這篇報導如此形容。
今年來台擔任光寶創新獎評審的高登‧布魯斯(Golden Bruce),就是三星從美國重金禮聘來改造三星設計部門 的頂尖國際設計師之一。過去曾擔任三星創新設計實驗室主持人的他,見證了三星從1997年起用設計讓品牌夢 起飛的過程。
布魯斯當時在三星的工作,並不是教大家畫畫設計圖,而是帶領這些三星的設計師,用自己的雙腳走出韓國, 建立起「國際觀」的視野。
這些三星設計師每年都有3次機會,被帶領到世界主要城市,親身體驗當地的文化、藝術以及風土民情。此外, 他們也在韓國重新體驗自己的傳統文化,從中獲得設計創意的養分。「我不教設計,而是鼓勵他們重新思考自 己是誰,並盡情去發揮自己本來就有的天分,」布魯斯強調。
「對三星的設計團隊而言,這是心靈的再造;從本土走出去,看世界各種不同人的生活型態,設計出來的作品 自然就會不一樣,」設計師出身的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強調,唯有更廣闊的世界觀,才能設計出第 一流的科技產品。
不僅在韓國,愈來愈多的亞洲新興品牌,像是BenQ、聯想,都開始以三星為師,要積極強化設計能力。
身為亞洲品牌指標之一的三星,也持續不斷在設計上進行再造工程。如今,三星CDO(最高設計執行長)的辦公 室座位,就設在總裁李健熙旁邊,在公司內部說話的份量可見一斑。此外,三星在全球6個設計中心的設計師, 也已倍增到470位;每年花在設計部門的經費,以20~30%的比例在增加。

(感謝網友Maggie提供本文章,原文可參考2005年1月 e天下雜誌)

2007年6月1日

新設計新發明 專為窮人服務


保羅.波拉克博士原本是精神科醫師,目前主持慈善組織「協創」(KickStart),專門幫助貧窮農人創業,他指出,世界上最聰明的設計師只為全球最富有的一○%人口服務,設計各式各樣昂貴的名牌商品。
波拉克強調,世界需要一場革命以扭轉這種愚蠢的比例。為了達成此一目標,位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街,原本是卡內基族毫宅的「庫珀-休伊特國立設計博物館」,正在舉行一項平民化發明展,藉此向服務另外九○%人口(特別是那些一日生活費不到二美元的十億窮人)的發明致敬。
這項展覽中許多發明令人忍不住要猛拍額頭,發出「為什麼以前沒人想到」的讚嘆,而其中最簡單、也最有創意的發明和取水有關。
在非洲,有數百萬婦女每天頭頂水桶,走相當距離去取水,不但辛苦又浪費時間,還可能造成背痛等身體傷害。於是有人靈機一動,設計出名為「Q筒」(Q-Drum)的取水鐵筒,它的容量達廿美制加侖(約七十六公升),筒身呈圓柱狀,可以在地上滾動,中間有個圓洞,拿條繩子穿過去,即使兒童也可輕易拉動水筒。這個水筒的價錢不高,卻可以為非洲貧民解決問題
「協創」基金會創辦人、工程師出身的費雪在這項展覽的開幕典禮上表示,窮人頭一個需要就是有個賺錢的辦法。而「協創」號稱已協助廿三萬人脫貧,其主要途徑則是以卅五至九十五美元的低價出售人工幫浦給窮人。有了幫浦打水,貧農在乾旱季節也可以種植穀物,並且以正常價格的三倍出售。費雪說,世界上泰半窮人都是勉強餬口的農人,他們需要一種商業模式,讓他們可以在一個種植季節所需的三至六個月中賺到錢。
波拉克則點出窮人的另一個需要;他告訴參展的發明家說,世界上還有十億人口,他們正等待市場推出只要二美元的眼鏡,十美元的太陽能檯燈和一百美元的住屋。

(2007/5/31 中國時報)
編按:
慈善經濟,或許還不是一個顯學,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家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試圖針對各式的弱勢團體以及NGO提出更多的創意來解決他們長期貧困的問題。從低利貸款(印度的窮人貸款)、瘧疾/AIDS等環境疾病的改善(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的研究),行動像館(hp贊助的計畫),100元電腦(台灣的廣達有參與本計劃)。
當台灣想要參與世界,不斷想要加入WTO,卻遭受盟友出賣的同時。慈濟、廣達以及相當多的團體或企業,透過行善的實踐,成為許多國家歡迎的對象。什麼是最佳的行銷策略,結果好像呼之欲出了。

2007年5月26日

Text Mining & Visualization

由於現在網路上面的資訊主要還是以文字為主,搜尋引擎就成為要尋找到這些資訊重要的工具。
其實除了搜尋之外,目前資訊科技對於文字的處理能力已經可以像分析數據一樣,例如Google的關鍵字廣告、或是搜尋時出現的建議關鍵詞,就是其中一些應用的範例。
那到底這些功能背後運作的邏輯是什麼呢? 什麼是Text Mining呢? 我們跳過中間複雜的演算法,直接以分析後的結果來看(上圖是筆者以183篇搜尋Snowboad相關的專利資料所繪出的主題地圖),它就是可以讓我們看到一篇(或一群)文章內容主要的主題(或關鍵字)及彼此的關係(主題間的距離),這樣的一個特徵,就好像我們從血液當中分離出dna一樣。
所以Google可以在Blog以及Gmail旁邊插入符合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廣告
還有其他比較偏值性研究的分析可以應用,例如說有人拿它來分析有憂鬱症(or特定屬性族群)的人跟正常人書寫表達的差異(資料可以取自訪談稿, eMail, P2P...), 也有行銷人員拿特定商品討論區
的內容進行分析,看說這些網民對於特定品牌 or 產品的好惡(情緒性表達用語)以及概念(功能性表達用語...)

當然,這個技術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如何去除不必要的雜訊(介係詞, 連接詞 或其他無意義的文字),如何從以單詞為分單位提升到分析到字義(主詞-動詞-受詞, 同義詞/反義詞處理),中文的處理...相信後續的應用範圍會更廣泛。

2007年4月22日

[轉載]專利是市場之戰

“專利申請是市場競爭的要求和結果。”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秘書長胡佐超再三向記者強調這一點。中國企業需要明確的是,專利申請是市場競爭的要求和結果。對於企業來說,專利並不一定非要是發明創造,只要有市場和商業價值,就是有用的專利。
他認為,從技術研發角度來看,國家需要強調原創性的發明創造,這是促進科學發展的。但是企業的專利是技術的開發,也就是科學技術的產業化,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市場和商業價值,不管是什麼樣的專利,是不是自身的發明創造,只要有市場價值就可以。
知識產權是西方某些國家為了保持其技術領先性,並限制後來進入者參與的一種“遊戲規則”。這種“遊戲規則”受到國家機器和法律機器的保護及制約,但並不完全是一個法律概念,同時也是商業策略的一部分,是一種十分穩定的商業收入來源。
在這一點上,胡佐超同樣認同。他說:“中國企業和國外企業在專利方面的主要差距就是對於專利的意識——部分中國企業要麼沒有意識,要麼意識不正確。有些中國企業不知道為什麼要申請專利,少數企業甚至以為專利是標榜自己有水平。實際上,國外企業非常明確,專利之戰就是追求市場效益。”
所謂的核心專利也是如此。從科學技術本身來看,核心專利可以是科學難題,但是從市場角度來看,核心專利應該是該專利形成的產品在市場上受歡迎的、對企業來說有價值的。
---
華為18年來無一項原創發明 核心專利全靠併購
(2007-01-18 06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07年4月13日

先驅使用者(Lead User) 的延伸閱讀資料

月前一場從使用者創新的研討會,發現許多網友對於這個主題有相當的興趣,很高興在MIT的OCW中找到了一門相關課程,當中有延伸閱讀資料以及部分課程的講義,而且還有中文的摘要。
跟大家分享

2007年4月9日

[轉載]全球首創 台灣智財權認證標章今年上路

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經濟部規劃「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TIPS)」推行體系今年起正式上路,並創全球先例,對通過評量業者授予TIPS證明標 章。 為促進台灣產業運用智慧財產創造價值,經濟部智慧局2004年提出「智慧財產管理標準(草案)」,工業局2005年起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規範 (Taiwan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TIPS)」產業技術規範方式,對業者試辦推廣。 工業局表示,兩年來已訓儲96位推行人員,並推動13家企業及組織導入TIPS規範。由於成效卓著,工業局今年起計劃協助電子、通訊、生技、半導 體、數位內容五大重點產業,導入TIPS管理規範,並著手建立產業群聚導入模式,目標是協助100家業者導入TIPS。

(2007/04/03 新聞引據:中央社 )

2007年3月15日

IBM公司的專利管理制度



網路上找到一篇報告,主要是整理IBM的智財權管理制度,覺得蠻不錯的,茲摘要重點如下:



完整的專利網
專利數量充足可與競爭者交互授權,利於發展專利網的關鍵人物
1.專利網經理(PPM, Patent Portfolio Manager)
2.就其被指定之領域確保IBM具有領先的專利技術。
3.經常與負責該技術領域之技術主管密切連繫。
4.須與負責申請專利案件之律師緊密配合,並建議應申請那一類專利。

專利開發小組
1.為IBM專利管理程序之重心。
2.由發明人、專利律師及一發明組經理所組成。
3.負責迅速決定一發明是否應結案、公開或提出申請,且隨後執行該決定。
4.專利小組與每一發明人有權使用Patent Value Tool協助評估及開發一發明。
新發明的評估
1.開發部門明確指出必須考慮加以保護之所有重要的IBM發明
2.配合IBM業務需要,開發部門評估並建議應保護之發明
3.智慧財產權部門及開發部門共同篩選對於IBM專利網具有價值之發明
4.對於獲選之發明確保取得專利
5.智慧財產權部門負責管理IBM專利網之發展與維護實驗室之管理配合

實驗室之管理配合
年度評估:由實驗室主管、發明組經理及智慧財產部門執行
評估內容:評估該實驗室之發明資料與專利網
評估重點:確保所有重要發明均已被辨識出來
發明揭露評估:
在發明組經理與專利開發小組協調後,應針對技術層次及對IBM之商業價值二方面對已呈報之發明揭露進行評估
評估工具:
Patent Value Tool (評估專利價值的系統工具)
以一連串問答方式來評估新發明之價值 評估結果
公開發明或結案:
建議智慧財產權部門申請專利(視可專利性之查尋結果而定)
將該發明保持機密,並與智財部門共同研擬保護策略

若是您希望有一套涵蓋上述功能的專利管理系統,也可以參考新聚能科技顧問所開發的IPServ inHouse 系統喔。

2007年1月19日

從使用者創新

創新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 政大科管所溫所長在12月號的科學人雜誌中有篇文章,帶出這個主題,值得在這個領域的諸位一起探討。
在使用者創新這個領域的研究權威應該是MIT的教授Eric von Hippel,他率先創造「先驅使用者」(Lead User)這個名詞。我想有看過「跨越鴻溝」以及「龍捲風暴」幾本科技行銷暢銷書的朋友應該都會同意早期使用者的概念。
溫所長這篇短文也提到,像是Wiki,Youtube,無名小站乃至於醫療檢驗跟運動器材產業的使用者,多是因為市場現有的產品無法滿足他們,而主動去發明或是改進產品。
這篇短文給我的反思是,有時候看到一些客戶過度專研專利資訊,希望透過專利的技術功效分析、迴避設計,甚至是TRIZ等方法作為研發改進的依據。回歸到創新的本質上面,要有好的發明,還是必須充分理解使用者與使用情境。

希望進一步了解Lead User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參考這個網站http://leaduser.com/documents/leaduser_hq.wmv

2007年1月3日

一些衡量產業科技競爭力的指標及其探討


最近發現台經院一篇不錯的研討會報告,主要在討論台灣創新的競爭力,不過,由於當中特別花了些篇幅討論指標的優劣及取捨,覺得蠻適合整理出來,提供給進行創新研究或是競爭情報工作的朋友參考,摘錄內容如下:
常用以衡量國家科技與創新的指標類型包括:
1. 投入指標(input indicators):R&D經費、創新支出、R&D人員數、人力資源質與量、知識投資、風險性資金等。
2. 過程指標(process indicators):包括知識擴散指標(如ICT設備與應用概況、文獻與專利被引用次數)與研發合作模式(如技術策略聯盟個案數、企業、大學與研究機構技術合作情況)。
3. 產出指標(output indicators),包括專利件數與被引用次數或頻率、科學論文篇數與被引用次數與頻率、技術貿易額等直接產出指標與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出口值與其佔製造業出口比重。
上述指標雖廣被引用,不過因仍存在部分衡量上的限制性,譬如文獻中常以R&D支出為投入面指標或代表企業創新能量的指標(Griliches, 1990, 1998; Hausman et al., 1984;Hitt et al., 1997;),特別是在高科技產業(Duysters and Hagedoorn,2001; Henderson and Cockburn, 1994),但技術革新或創新並不一定發生於研發過程,可能在設計、生產或實驗過程中,故以R&D支出作為技術革新的衡量變數,便會低估技術活動大小,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變革(Keith Pavit, 1998),主要集中在非正式研發的過程創新活動。
至於專利指標,由於各國與部門別在申請專利的行為不同(Ernst, 2001),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專利傾向也不同(Arundel et al., 1998),不同的專利其重要性也不同,最重要的是並非所有的研發到創新均會申請專利,僅能反映部份研發與創新的行為;另外,專利的數目不代表其經濟價值,無法真實反應商業化後階段的經濟價值與衝擊(Schankerman & Pakes, 1986),儘管如此,專利指標在經濟相關文獻中仍被視為比較創新績效之適當指標,也被大量的應用,甚至有學者更是全面應用專利作為績效指標,如Arundel & Kabla (1998)與 Mansfield(1986),將專利認為是高科技產業部門最適的創新績效指標。為避免專利量指標的偏誤(bias),學者利用「專利引證次數」(Citations number)作為企業發明績效指標的情況有日益增加的現象(Harhoff et al., 1999; Jaffe et al., 1993; Trajtenberg, 1990;Narin, F. Albert, P. and Hicks D. 2001),由於專利被引用次數往往與專利的重要程度存在正面的相關性,因此專利被引用次數愈高,也代表著專利的重要程度愈高,故相較於專利件數的「量」指標,專利引用指標是偏向於「質」方面的衡量。
至於書目計量指標,如論文篇數,通常反應的是基礎研究變化的型態,而非產業技術創新過程。這些指標解釋的限制性,主要乃緣於技術與創新內涵複雜度高,唯有多面向指標才能完整描述其特質與現象,任何單一指標所觀察,僅僅能反映部分構面的現況,無法反映全貌。
基於產業科技與產業之國際競爭力大規模的國際比較,涉及資料取得困難與資料分類之重新對照的複雜性,投入此類的研究大多集中國家整體層次的比較,如IMD與WEF科技分項競爭力、美國NSF二年出版一次的”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日本文部科學省科技政策研究所的「科學與技術指標」(General Indicators of Science & Technology)、歐盟的創新計分版(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card)。針對產業部門別進行科技創新與國際競爭力評比的研究則因資料收集的困難度較高,相對的研究數量極少,目前僅有OECD二年出版一次的「科技與產業計分版」(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所評比的產業範圍最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