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1日

新設計新發明 專為窮人服務


保羅.波拉克博士原本是精神科醫師,目前主持慈善組織「協創」(KickStart),專門幫助貧窮農人創業,他指出,世界上最聰明的設計師只為全球最富有的一○%人口服務,設計各式各樣昂貴的名牌商品。
波拉克強調,世界需要一場革命以扭轉這種愚蠢的比例。為了達成此一目標,位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街,原本是卡內基族毫宅的「庫珀-休伊特國立設計博物館」,正在舉行一項平民化發明展,藉此向服務另外九○%人口(特別是那些一日生活費不到二美元的十億窮人)的發明致敬。
這項展覽中許多發明令人忍不住要猛拍額頭,發出「為什麼以前沒人想到」的讚嘆,而其中最簡單、也最有創意的發明和取水有關。
在非洲,有數百萬婦女每天頭頂水桶,走相當距離去取水,不但辛苦又浪費時間,還可能造成背痛等身體傷害。於是有人靈機一動,設計出名為「Q筒」(Q-Drum)的取水鐵筒,它的容量達廿美制加侖(約七十六公升),筒身呈圓柱狀,可以在地上滾動,中間有個圓洞,拿條繩子穿過去,即使兒童也可輕易拉動水筒。這個水筒的價錢不高,卻可以為非洲貧民解決問題
「協創」基金會創辦人、工程師出身的費雪在這項展覽的開幕典禮上表示,窮人頭一個需要就是有個賺錢的辦法。而「協創」號稱已協助廿三萬人脫貧,其主要途徑則是以卅五至九十五美元的低價出售人工幫浦給窮人。有了幫浦打水,貧農在乾旱季節也可以種植穀物,並且以正常價格的三倍出售。費雪說,世界上泰半窮人都是勉強餬口的農人,他們需要一種商業模式,讓他們可以在一個種植季節所需的三至六個月中賺到錢。
波拉克則點出窮人的另一個需要;他告訴參展的發明家說,世界上還有十億人口,他們正等待市場推出只要二美元的眼鏡,十美元的太陽能檯燈和一百美元的住屋。

(2007/5/31 中國時報)
編按:
慈善經濟,或許還不是一個顯學,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家以他們的聰明才智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試圖針對各式的弱勢團體以及NGO提出更多的創意來解決他們長期貧困的問題。從低利貸款(印度的窮人貸款)、瘧疾/AIDS等環境疾病的改善(比爾蓋茲基金會贊助的研究),行動像館(hp贊助的計畫),100元電腦(台灣的廣達有參與本計劃)。
當台灣想要參與世界,不斷想要加入WTO,卻遭受盟友出賣的同時。慈濟、廣達以及相當多的團體或企業,透過行善的實踐,成為許多國家歡迎的對象。什麼是最佳的行銷策略,結果好像呼之欲出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