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07 工商時報 王尹軒/台北報導
台灣發明人申請專利數量,比十年前成長六八%,不過,智慧財產局局長蔡練生卻表示,專利增加卻未帶動經濟再起飛,主要原因就在於發明商品化比率僅千分之三,與國際專利商品化平均三%相比,落後太大,台灣有專利空洞化之虞。未來智慧局對專利的審查將趨嚴,同時藉由與產、學界的合作,希望讓「專利」與「商品化」有更密切的連結。
台灣人很愛發明,尤其近四年來在專利申請數量的成長最快,平均年增率為一○%,而光是去年一整年,台灣發明人向智慧局申請專利的數量將近八萬件,比起十年前的四.七萬件,成長幅度近七成。
同時,台灣在美國新增專利數量,也從十年前第七名,躍升到第四名,僅次於美國本土、日本及德國。而經濟論壇報公布的國家競爭力調查中,台灣整體競爭力雖然從第八名掉到一三名,不過單就專利註冊數量,台灣僅落後美、日,排名第三。
不過,台灣人發明後商品化的比率不高,對經濟發展及產品附加價值的提升,少了一股推動的力道。蔡練生指出,台灣發明商品化比率只有千分之三,遠低於國際間平均的三%,落差將近十倍,而且技術層次偏低,導致專利價值不高,所以才出現專利空洞化的現象,也顯現出國人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之際,專利素質追不上專利數量的窘境。
蔡練生強調,申請專利並不難,但是有用的專利才等於金錢。因此,未來,智慧局對專利申請的審查會趨嚴,同時,透過智慧財產培訓學院培訓種子教師,未來由種子教師協助中小企業進行專利申請,研究商品化的可能,同時由智慧局建立專利資料庫,供企業運用,撮合商品化的機會。他表示,商品化需要燒錢,中小企業須從過去的單打獨鬥,改為共同從事研發,才能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效益。
但目前台灣的多數大企業,幾乎都缺乏「願景式」的專利,多半是製程、元件改善,以及新式樣等外觀設計,原創性與技術門檻低,充其量只能做為防禦用,取代性較高,未來在加強智財管理,合作開發及資源整合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
自評:
專利空洞化這個名詞,從本文看來應該有幾個意思,一是商業化程度低;二是技術層次低(缺乏「願景式」的專利,多半是製程、元件改善,以及新式樣等外觀設計,原創性與技術門檻低,充其量只能做為防禦用,取代性較高)。
如果以這兩項定義來看,比較不了解的是台灣的千分之三跟國外平均的百分之三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不過以智財局所提供的專利商品化網站所提到的業務來看,則應該是指跟專利智財相關的智財權交易、技術移轉...等等。就智財局能夠取得的資訊應該是在於專利轉讓申請相關的業務數量。
至於技術層次低不低,畢竟國內企業多屬製造及代工型態,發明的想法自然多與這些相關。另外,專利權的要能夠執行,還必須考慮到發現侵權行為的難易度。但一般而言較難從外面流通的零組件or商品來推斷他的製造加工方式or工廠機台的佈局,但的確是發現國內有許多業者將這類的創新想法也申請專利,以專利來保護是否恰當,就值得深思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